孩子不敢大胆开口说?口语顶呱呱只需要这几招秘籍!
小姑来家里做客
她听说7岁的Lily已经学了两年英语
问孩子 说两句英文听听?
Lily怯怯躲到妈妈背后
妈妈尴尬地解释 她害羞 胆子小不敢说
最近,文德校区小歌手初赛的舞台上诞生了一位7岁的小主持Ric,台风稳重,英文流利。小编从妈妈那儿了解到,Ric其实本身也是偏内向的孩子,远不如妹妹外向活泼。
其实,性格内向与大胆开口说英语并不冲突,关键是引导是否用对了方法。
△小主持Ric
语言学习有关键期,从语言发展的功能性来说,3-6岁是语言敏感期,是习得外语最好的阶段。
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斯坦福大学Daly就“social-communication anxiety”的结果进行研究,并经Horwitz对口语交际进一步论证考证,指出口语不仅直接与孩子的成绩呈正相关,更是延伸影响到听力、阅读和写作,乃至孩子的学习品质。
△研究显示:口语与孩子成绩相关程度最高
孩子为什么不敢开口说英语?
大连英语高级教师刘岩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走访调查,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,分析出以下几大原因:
1.学习动机不明确,缺乏主动性。
2.表达自信不足,缺乏正确的认识。
3.考试压力较大,刷题占有时间多。
4.中文式语言环境,不利于塑造语感。
回复“英文游戏”,领取亲子互动英文游戏大全!
“怕说不好,被老师批评”,“发音不标准,会被同学笑话的”等等,孩子的世界也会有众多的担忧。
一旦贴上“英语不好”的标签,就很难重拾开口的自信。
更何况,语言环境对语言的生成具有某种含蓄、内隐的作用,无法浸入英文语言环境,孩子很难大胆开口说。
回复“英文游戏”,领取亲子互动英文游戏大全!
语言的发育期经历从输入、输出、习得、尝试到运用的五大阶段。
对于成人来说,开口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但对于孩子来说,要经历漫长的训练。更多地让孩子受到英文熏陶和鼓励,感受到语言的实际需求,才能迎来井喷式的语言爆发。
1.玩转思维导图轻松说
英媒《每日邮报》曾公布哈佛大学面试题,这所站在金字塔尖的名校面试话题可谓是真正考核学生“想着说”的能力:
a.语言是什么?
b.你对仙人掌了解多少?能说说吗?
c.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和历史人物会面,你会选择谁?为什么?
这样的问题并不晦涩,甚至人人都能说上几句。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说得精彩?就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方式了。
树童的“想着说”课程便是基于此:从思维导图开始,说了上句立刻就让孩子想出下一句的逻辑,从而源源不断呱呱呱地说英语。
如果你到了一个水果店,你能说哪些英语呢?有的孩子只能单纯地蹦出单词“Apple”、“Lemon”,但树童老师有一套独特教学方法,让孩子进入水果店能轻松说上一百句!
2.全英浸泡,转变语言环境
解决了源头,问题落在如何增加孩子开口说的频率?
树童家长Jungle妈妈颇有感想:“英语不像其他学科,提前让孩子浸入到英语环境中,到了系统性学习阶段才不会太懵。”妈妈很惊喜地发现,自从来到树童,浸入式的学习发现了孩子的戏剧天分,“他很喜欢表演课程,演王子。”
不得不说,童话剧是打开孩子英语之门的金钥匙。
此外,树童还设置了乐高英语、美食英语、VR英语等Steam课程,为孩子提供全英浸泡的环境。
3.增加互动提升参与感
Ric妈妈也提到,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说英语的意愿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妈妈也参与进来。“在生活中会主动引导孩子练习This is/There are的句型”,语言与日常融为一体。
此外,还可以玩一些小游戏,比如说随手指物,谁说错就挨罚。
如何提升参与感?树童英语老师也有独门诀窍。
Tina提到,“如果孩子不肯开口,我会提出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教,当一个小小老师。”他感受到了责任感和语言需求,自然也就不怯开口说。
怎样让孩子大胆开口说英语?聪明的爸爸妈妈们想必还有更妙的方法吧?留言区分享给我们,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吧!
此外,小编还提供福利:关注公众号并回复“英文游戏”,领取亲子英文游戏大全!
福利时间
希望孩子成为口语高分学霸?
扫码报名,领取一节免费试听课,
给孩子一个“高能高分”的学习机会!
参考文献:
[1] Daly.J.L. Stanfford.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-communicative anxiety [A]. Beverly Hills, 1984
[2] Ellis R. Classroom learning style and their effect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: A study of two learners[J]. System, 1989
[3] 杨晋. 英语学生焦虑感和听力理解的关系[J]. 外语研究,2000
[4] 黄丽丽. 少儿英语口语焦虑研究[D]. 江西师范大学,2018
[5] 刘益悦. 培训机构和公办学校少儿英语口语教学对比研究[D]. 青海师范大学,2017
